數(shù)控機床存儲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
數(shù)控機床存儲需圍繞防精度丟失、防部件銹蝕、防電氣故障三大核心,結合其精密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和機械結構特性,重點做好環(huán)境管控、部件防護與定期維護,確保長期閑置后能快速恢復精度與功能。
一、存儲環(huán)境嚴格管控:奠定防護基礎
溫濕度控制:
溫度需穩(wěn)定在5-30℃,晝夜溫差不超過5℃,避免床身、主軸等金屬部件因熱脹冷縮產生***性形變,影響加工精度。
相對濕度控制在40%-60%,濕度過高易導致導軌、絲杠銹蝕,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受潮短路;濕度過低則產生靜電,吸附粉塵損壞電子元件。潮濕地區(qū)需配除濕機,干燥地區(qū)可適當加濕。
清潔與防塵:
選擇無粉塵、無腐蝕性氣體(如油煙、化學揮發(fā)物)的室內倉庫,禁止靠近焊接區(qū)、打磨區(qū)等污染源頭。
存儲前徹底清理機床表面、導軌、刀塔等部位的切屑、油污,并用防塵罩(透氣型)整體覆蓋,防止灰塵進入主軸軸承、數(shù)控柜內部。
二、機械結構重點防護:避免精度失效
導軌與絲杠保養(yǎng):
手動移動工作臺、刀架,將導軌、絲杠擦拭干凈后,均勻涂抹專用防銹潤滑脂(如鋰基潤滑脂),確保金屬接觸面完全覆蓋,防止銹蝕和卡滯。
若存儲時間超過3個月,每月需手動移動導軌、絲杠1-2次,改變受力點,避免長期靜止導致潤滑脂干結或部件變形。
主軸與刀塔防護:
主軸內孔需清理干凈,插入專用防護堵頭(或安裝清潔刀柄),防止灰塵、潮氣進入;主軸軸承若為油潤滑,需檢查油位,不足時補充至標準刻度,避免軸承銹蝕。
刀塔需清空所有刀具,清潔刀位后涂抹防銹油,手動旋轉刀塔確保每個刀位潤滑到位,最后將刀塔停在默認安全位置,避免刀塔齒輪長期受力。
三、電氣系統(tǒng)防潮防損:保障功能穩(wěn)定
斷電與線路保護:
斷開總電源開關,拆除外部電源線,接線端子用絕緣帽密封或纏繞絕緣膠帶,防止氧化生銹;檢查電纜線有無破損,包扎破損處,避免潮氣侵入。
打開數(shù)控柜、驅動柜,用干燥壓縮空氣吹掃內部灰塵(壓力≤0.4MPa,避免損傷元件);柜內放置足量工業(yè)硅膠干燥劑(每月更換1次),關閉柜門并檢查密封膠條,確保柜體密閉。
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與驅動維護:
若存儲時間超過1個月,需每月通電預熱1次(空載運行30-60分鐘),利用系統(tǒng)自身發(fā)熱去除內部潮氣,同時激活電容,防止電容老化失效。
伺服驅動器、電機需保持通風良好,禁止覆蓋防塵布,避免熱量積聚;電機接線盒內涂抹導電膏,防止端子氧化,確保通電時接觸良好。
四、輔助部件與細節(jié)管控:減少隱性損壞
液壓與氣動系統(tǒng)防護:
液壓油箱加注至標準液位,更換新的液壓油濾芯,防止油液變質;啟動液壓泵空載運行5分鐘,讓油液循環(huán)后關閉,使油路充滿油液,避免油箱內壁銹蝕。
氣動系統(tǒng)需排空儲氣罐內的積水,關閉氣源后拆除氣管,用壓縮空氣吹凈氣路雜質;氣缸活塞桿涂抹防銹油,縮回缸內,防止外露氧化。
易損件與附件管理:
將更換下來的密封圈、濾芯、刀具等易損件,用密封袋包裝后存入干燥環(huán)境,遠離油污和灰塵,避免老化或污染。
操作面板、顯示屏用軟布覆蓋,避免硬物碰撞;手持操作單元(手輪)需單獨存放,防止電纜線彎折損壞或接口氧化。
五、定期巡檢與記錄: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問題
巡檢周期與內容:
每周檢查1次防塵罩是否完好、干燥劑是否失效;每月檢查導軌潤滑脂是否干結、電氣柜有無潮氣;每3個月檢查主軸堵頭是否松動、液壓油有無異味。
建立存儲檔案:
記錄存儲開始時間、每次巡檢結果、維護內容(如通電時間、干燥劑更換記錄),方便后續(xù)啟用時追溯設備狀態(tài),針對性開展調試。